close
九份、金瓜石、基隆常被獨立看待,但殊不知其實這三者在過去有著淵遠流長的關係。
台灣北部礦脈資源豐富,基隆、八斗子一帶主要產煤礦,九份、金瓜石則是產金礦。先跟大家聊聊煤礦。(色塊就是基隆到侯桐一帶的礦產分佈)
基隆、八斗子煤礦開採史
基隆煤礦是台灣最早的大型煤礦,也是中國最早以機械方式開採煤礦。由於19世紀英國發生煤荒、大陸煤廠供應不及當時煤礦需求,為了籌措海防經費、解決船隻燃煤需求的問題,沈葆楨積極地向大清帝國申請開採基隆煤礦。
1876年沈葆楨從英國聘用年輕的煤礦技師-翟薩(David Tyzack),在八斗子建立台灣第一座機械開採的官方煤礦場(稱為「清國井」),主井以直立式開鑿礦井,另一頭建置通風井,帶動坑內空氣流通,並規劃從八斗子到基隆的輕便鐵路,將開採出來的煤礦運送到基隆港。
圖為清國井的地上建築物與通風井的煙囪,如今這些建物已消失,據說現場只有剩下紀念碑,其他都已經沒有遺跡了。
我想以歐洲人邏輯,早就重新探勘並將礦坑地下城打造成觀光景點了,吸引大家入坑參觀,大賺觀光財,但台灣卻選擇毀壞或是淹埋,非常可惜!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為避免煤礦成了法國資源,就毀壞礦井機器、將以開採的煤礦燒掉,等戰爭結束才又重新開採。而這些煤礦資源成為基隆建設的基礎,才有今日的基隆港。
圖中所標示的「清朝時代直井」就是「清國井」。
這則是清國井利用機械往下開採的模樣,一層一層,運用人力與馱力將開採出來的煤礦送到直井處,本來一次運送只能拉一個單位,為了強化運作效能,就將運送梯改為一次拉三個單位將煤運送出來。
據說送進這裡工作的小馬進去後就再也沒出來過了。
深澳八斗子鐵道腳踏車
當時從八斗子運煤到基隆的輕便軌道如今成了「深澳線」,而臨海的「八斗子車站」是全台灣離海最近的車站,又有「北台灣多良車站」的美名。
八斗子到深澳這段目前沒有火車行駛,改為「深澳鐵道自行車」,看起來很有趣,不過需要事先上網預訂車票,現場排隊幾乎沒位子。
深澳鐵道自行車接近八斗子火車站時,一旁就能看到這疑似「排水溝」小拱門,其實這是過去「榮興礦坑」的入口,當時煤礦開採都是以斜坑方式往地下開鑿,裡面猶如地下城般深達5~6層樓,路線錯綜複雜,只是隨著礦業沒落,就用土石將坑口封住,避免閒雜人等跑進去出事。
九份金礦博物館
1890年代劉銘傳命鐵道工人修築基隆河上的鐵橋時,意外發現基隆河裡的沙金,沿著河川往上游找發現「小金瓜露頭」有黃金,隨後又發現「大金瓜露頭」,開啟了九份與金瓜石的金礦開採輝煌時代,也讓本來是九份一份子的「內九份」改名為「金瓜石」。
金瓜石的礦脈比較好開採,由日本人引用日本先進的開採技術、工具、專業技師,在金瓜石成立從採礦到製煉的一條龍作業流程,也奠定當地礦業發展基礎。相較之下,九份(瑞芳礦山)礦脈分佈不利大規模開採,於是日本人在1914年將礦權交給基隆顏家的台陽礦業株式會社經營。
而九份和金瓜石則因為金礦開採,礦工有生活需要,於是在礦坑附近慢慢的往海邊延伸形成聚落。
九份當年繁榮一時,人稱「小上海」,後來礦產資源枯竭,淘金熱潮一過,這地方沒落了20年。
電影「悲情城市」的拍攝讓眾人發現台灣原來還有一處這麼有味道的小鎮,追尋老城蹤跡的觀光客踏入幾乎被遺忘的老街,曾為淘金客的街上阿嬤嗅到一絲絲錢味,於是就在自家門口擺起飲料攤,或是賣起芋圓小點心,就這樣從飲料、點心的消費慢慢形成老街商圈規模,本來是在地阿嬤經營的涼水攤變成由外地追尋淘金夢的商人來此經營著店家。
再來聊聊九份金礦故事。基隆顏家從日本人接手後,其所經營的臺陽公司以「三級包租制度」做管理,也就是說臺陽公司是大老闆來著,願意承包礦脈者可成立一家公司當二房東(像是九大礦業有限公司),而底下又分租給其他礦主承包當。
由於挖到黃金後,75%歸自己,25%上繳,所以大家樂於進礦坑挖礦,因為很有可能一夜致富,隔天換他當礦脈承包商老闆,所以每個礦工當時都很拚速度,一進去礦坑後都要各自找黃金,甚至很難想像當時礦坑是24小時3班制,早上8點到下午4點、下午4點到晚上12點、晚上12點到早上8點,裡面隨時都有人在挖礦。
來到九份一定會來看的「五番坑」就由九六礦業經營,礦坑口都有設「見張所」(今日的管理站)負責當天礦工進出礦坑的狀況,礦工持工作證、小承包商給的傳票換取木製入坑證,出坑時再以此證換回工作證,進出礦坑也要搜身,避免有人私藏黃金。
不過礦坑有些禁忌,像是女生不能進去、不能吹口哨(怕引神靈)、礦工不講蛇(蛇細礦少)
而九份輕便路路底的「九份金礦博物館」是採金經驗豐富的「曾水池先生」創辦,在政府停止採礦後,堅信九份還有很多黃金的他,就將當時開採黃金的工具做保留,希望有一天還能進去挖黃金,沒想到他沒等到礦坑開放,卻意外的將這些收藏成為「金礦博物館」,讓更多後人了解九份過去採金的黃金歲月。
現在的館長-小嫻出生一個月後就被送到外公家照顧,與外公關係緊密的她被外公經營博物館的信念深深打動,認為「若現在不跟大家講這些,九份就真的沒人講金礦歷史了」,所以繼承外公的博物館,並以在地人身份努力的向外介紹九份的美好。
九份金礦博物館有專人解說,現在也有「九份夜間導覽」的行程,帶著大家走訪無人的九份,不過建議大家事先預約,才不會撲空唷!
金礦博物館裡模擬坑道的狀況,像是運送礦物、廢棄物的台車與礦工開採的老工具
最重要的是「煌火」,這是使用電土加水,等冒出乙炔再點火就能持續燃燒,作為礦工燈使用,此外還有測氧氣量、找黃金的功能,若是煌火的火越來越小,代表這位置的氧氣越來越少,就要趕緊往外走逃命了,因此又被稱為「救命火」。
若挖到黃金會先用水測看看,挖到就當老闆拉!(台語用「得金」來形容),所以當地有句俗語是「有幾年的朋友、沒幾年的老闆」(意思是很有可能明天公司老闆換人做了),有趣的是挖礦完後礦工會先洗澡,出門都穿西裝,所以老街上都是西裝店
接著來到一樓的「原石區」,這是礦工們挖出來的黃金原礦,在館長小嫻解說下,一顆顆仔細看才會發現黃金的存在。我們這樣看外表,根本看不出來,但礦工們有著豐富的開採經驗,一看就知道這裡面是否有黃金
由於內有黃金的石頭都比較沉,所以像我手上這顆雖然不大,但卻蠻重的
找到黃金石頭後該怎辦呢?就需要靠「百年鍊金術」才能將石頭變成黃金!
不能進礦坑的女生就負責坑外工作,把石頭敲碎、磨碎、再洗金
藉由腳的力量磨碎石塊,磨到無聲才行(約30分鐘以上),據說因為這工作很累人,所以九份參與洗金的女生都很瘦(我是不是應該搬一組回家,每天磨石頭,這樣我的腳就會變成「鳥仔腳」了?!哈哈哈哈)
磨碎後成泥水狀
使用採金箱經過一連串的洗金動作後,由於重量輕的沙會先流掉,只保留比較重的黃金與其他金屬,這時黃金慢慢現身
亮亮的不是黃金唷
最邊緣黃黃的才是黃金。由於洗金是婦女的工作,大家都要輪流做,有些洗出黃金後會偷藏在身體裡
小嫻輕輕刮取黃金下來,以前黃金盛產時,洗出來的黃金超多,幾乎是以前半碗黃金半碗沙,現在都只有剩下薄薄一層
為了去掉雜質,就用水銀抓黃金變成「水銀金」
由於真金不怕火煉,就用400度高溫煮水銀金,水銀會蒸發,進而留下黃金。但因為水銀有毒,所以以「汞化法」用水降溫,水銀還可以重複使用
聽完了九份金礦故事後,夜色低沈,看著九份陸續點亮燈火,彷彿舊日繁華就在眼前,街道水泄不通、燈紅酒綠,電影院播放著全台灣最新的電影院,大家過著夜夜笙歌的日子。
轉身卻僅剩下人去樓空的九份.......
[blogimove-CPC-TAG=粉絲頁簽名檔-MODE=9]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